如果说最近有哪家 Android 制造商表现不错,那一定是摩托罗拉。这家现已被谷歌收购的公司自去年夏天重新上市以来一直表现不佳,充当着“非制造商”的角色(用恰当的比喻) 并一点一点地消除我们多年来所接受的所有不良手机制造商习惯。
我很高兴,Moto 一直在关注许多相同的我向 Android 制造商提出的请求(和甚至专门针对 Moto) 早在 2012 年就已开始采取行动。如果幸运的话——就像我们在运营商方面看到的 T-Mobile 一样——它的举动最终将迫使其他制造商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跟上步伐。
需要明确的是,我谈论的策略与短期销售无关;那是营销和品牌认知的影响比什么都重要。我谈论的是影响公司长期客户体验的更广泛的做法——大多数制造商都严重忽视了这些做法。
当我沉思时一篇针对老摩托罗拉的文章两年前:
选择是 Android 吸引人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该平台不断扩展的有趣设备阵列是这一方程式的核心部分。但拥有 50 种不同的设备几乎同样的策略并不会增强选择的概念,而是会削弱它。专注于少数独特且制作精良的手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支持这些手机,从长远来看,将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和客户。
销售产品是一回事,在人们购买了你的设备后继续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又是另一回事。
我知道这个不太现实,但想象一下,如果更多的制造商将精力集中在通过出色的硬件、出色的设计和出色的电池寿命来“差异化”,而不是随意更改 Android UI。高端 Android 设备阵容可能会从优秀变为非凡的一瞬间。
需要明确的是,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全面放弃软件更改;修改操作系统的能力是 Android 开放性的核心部分。但在 Android 4.x 时代,类型许多制造商选择进行的修改都是非常错误的。仅仅为了改变而干预用户界面只会降低用户体验并增加升级过程的额外延迟。
制造商必须创新补充软件特征这实际上增加了产品的价值——但让任意的 UI 干预暂时停止。
这是我在无数评论中提到过的事情——也是让摩托罗拉的产品用起来如此清爽:他们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相反,他们专注于提供一个有凝聚力和出色的整体用户体验— 并且只以有意义的方式修改 Android 软件,真正增加价值,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妥协。
3. 与过度膨胀的软件作斗争
您知道什么会影响良好的用户体验吗?过度膨胀的软件不管是运营商添加的垃圾,还是制造商在自己的设备中嵌入的垃圾,过度臃肿的软件都会造成混乱和困惑,而且显然对用户没有好处。
摩托罗拉可能还无法完全消除其设备上的臃肿软件——运营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但它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接近消除这些不必要的软件。如果更多制造商效仿,Android 设备的质量水平将逐渐提高,运营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迫使其放弃这种做法。
4. 正确升级
Android 升级早已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痛苦之源,到了我的标准建议多年来,人们一直说:“如果及时升级对你来说很重要,那就买一台 Nexus 设备吧。故事结束了。”非 Nexus 旗舰手机升级的三到四个月周转时间曾经被认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摩托罗拉向我们展示了事实并非如此。

该公司开始在其 Moto X 上推出 KitKat发布不到三周,甚至抢先了一些 Nexus 设备。其低端 Moto G一个月后看到更新. 这两款设备都定期对摩托罗拉自己的定制软件进行改进和扩展,该公司通过 Play Store 维护该软件,以便轻松、频繁地进行更新。
正如摩托罗拉所展示的那样,一款设备在发布后的第二天并不需要被公司搁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 1 和第 2 条经验教训(看看它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再需要接受二等待遇。
但让顾客蒙在鼓里并不是解决办法。摩托罗拉的升级支持网站展示了应该如何做事,并提供了所有当前产品的升级状态的简单易懂的信息。Moto 并没有做出无法实现的过于雄心勃勃的承诺,而是低调承诺,超额完成——例如,Moto G 就是如此,该公司承诺在 1 月底之前进行升级,并在 12 月中旬提供了升级。
这些事情没有有成为持续挫败感的根源。
6. 从价格范围的顶部到底部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廉价版 Android 设备一直以来都处于令人沮丧的状态:性能低下的破旧手机、令人失望的显示屏和过时的软件,而且售价仍高达几百美元(或需要单方面签订运营商合同)。多年来,制造商一直逍遥法外,因为他们可以这样做——而且因为,就像大多数非以客户为中心的做法一样,没有人挑战现状。
至少现在还不是。摩托罗拉的提供廉价的合约外体验,坦率地说,还不错。这款设备应该会迫使其他制造商在低端市场也加大投入——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7. 不要低估合同到期客户的重要性
从 179 美元的无合约 Moto G 到现价 400 美元无合约 Moto X摩托罗拉正在针对手机购买者中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我们这些宁愿购买解锁的设备,也不愿玩运营商的欺骗游戏虽然这在美国手机购买者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小,但人们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 — — 摩托罗拉正在将自己定位为一家认识到廉价无合约设备需求的公司。
越多的制造商遵循这一举措,我们购买手机的选择和使用手机的体验就会越好——最终,这就是这一切的意义所在。
那么,其他制造商是否会真正在这些领域中脱颖而出呢?谁知道呢。两年前,甚至连一个单身的公司做任何一这些事情似乎有些牵强。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挑战已经来临——即使只有摩托罗拉一家坚持下去,新的标准也已经建立。